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

誰是澳洲人

前天搬往另外一家sharehouse,裡面住了本地人房東,意大利裔英語教師,泰國留學生,伊朗工程師,和我一個香港背包客。

昨晚跟意大利裔英語教師聊了一個晚上,他是我遇過政治面貌較正面的人,把「澳洲」兩字演譯得很透徹。他叫Luke,實際上是澳洲人(出生於澳洲),即擁有澳洲國籍,只是長大後旅居杜拜、德國與歐洲各國,回來澳洲反而對他有點陌生。

他問我喜歡澳洲嗎?有否想定居在這裡?我跟他說,我在澳洲遭遇過幾次種族歧視,就是少至這一兩次,也使得我永遠不要移民澳洲,畢竟這是一個白人國家。他反應很大,然後頭頭是道的跟我談了起來。

小時候,Luke就從澳洲遷往歐洲接受教育,然後四處旅居,在各地工作打滾,就是這幾個月,四十歲左右的他回來澳洲當老師。澳洲的面貌一直在變,幾十年前,Perth市中心沒有亞洲餐廳,行人路上極少亞洲面孔,建築風格十分英式,幾十年過去了,他沒有感覺回到了老家,而像是去了另外一個地方,一個看似熟悉又很陌生的國度。 幾百年前因為白人移民,帶來了歐洲文化,把澳洲文化改頭換面了一次,七十年代後,中東和亞洲移民的湧入,把澳洲文化再次改變起來。

澳洲一直在變化,因素在於這裡的「人」,幾十年前的人口結構,跟現在的人口結構,差異很難用三言兩語去形容, 澳洲名義上是西方國家,但其實已經大幅度拋離歐洲傳統了,澳洲就是澳洲,自1973年廢除白澳政策之後,明確表明澳洲不再屬於白人,只屬於澳洲人,多種族構成的澳洲人。

澳洲現在是一個開放的國家,亦永遠是一個開放國家。

澳洲只有aboringinal(土著)才是原居民,後來的白人沒有道理把澳大利亞據為己有,若果澳洲政府繼續合理化白人主導,接道理人口基數龐大的亞洲人一樣可以重蹈覆徹把澳大利亞據為己有,所以嘛,有理就說得通。澳洲政府按道理就要把澳洲開放,這裡沒有主導種族,根據澳洲移民法案,澳洲市民不分種族,人人平等,只要擁有citizenship,待遇必然公平。

最後他跟我說,遇到種族歧視很正常,這是一個多種族國家必然的現像,法例可以更改,但態度的改變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種族歧視者只是不明白其實除了aboringinal,大家都是外來者罷了。

各位有興趣了解澳洲移民歷史的可以參閱最近SBS頻道的紀錄片:

http://www.sbs.com.au/immigrationnation/

2011年12月25日 星期日

十二月的近況

不經不覺來到澳洲已經三個半月了,亦有一段時間沒有寫文章,可以說是懶散了,也可以說因為沒有時間。

麥當勞的工作很穩定,每星期兩日day-off,每日3點放工,生活可以好寫意,亦大把私人時間,偏偏就不習慣太悠閒,前陣子每日返家後就一直上網hea過, 太多閒餘時間反而令生活越見糜爛, 所以決定找第二份工作,充實一下自己又充實一下荷包,我就好似食慣魚蛋既人, 突然餵我食魚翅,實在難以受落,反觀本地人經常揸住枝啤酒吹下水咁又一日,更甚者日日如是,嗯嗯文化問題!及後可以留意一下關於第二份工作的有趣見聞,而家返兩份工後,變相忙到抽筋

Sharehouse 方面,於Boxing Day將會搬家,搬往更近火車站的一家Sharehouse,說實話不太喜歡現在的sharehouse,學期完了後人丁單薄,剩下的又不太善於社交,再者屋主沒有住在這裡,只是有空過去打掃一下,不太關心房屋設備完善與否,反正就是不太喜歡啦哈哈,希望新居可以給我一個「溫暖的家」的感覺。

一次機緣巧合下,在Belmont特色二手市場碰到Marion婆婆 ,這也使得我現在每個禮拜六上午都去一趟教會,她的關懷很簡單直接,覺得我隻身過來的話一定很寂寞,對,那一刻才發現我其實還只是一個孩子,很希望有一個長輩對我照顧,給我在這裡一點依靠,我擁抱著Marion,感覺很奇妙。說實在或許是基於Marion的基督信仰,希望我參與教會活動才對我關懷備至,試想一下,關愛又是什麼時候沒有條件交換的呢?去猜想別人的動機,本來說是先在關係上建上一堵牆,或許簡單一點的思維會令自己好過一點,Marion,每個禮拜都為我料理緬甸菜,在工作過後一通電話一句問候,感情無價。

2011年12月7日 星期三

旅行是一面鏡子

「旅行是一面鏡子,最能看清自己真實的一面」

這是在網上看到很精霹的一句。

快三個月的澳洲生活,真的令我看清了自己,尤其是缺點。

我發現自己太被動了,與其說是被動,不如說是性格孤辟,中學時期女朋友曾經對我說過「相處得耐發覺其實你好毒男,哈哈」開始時因為後面的「哈哈」以為是開個玩笑而已,慢慢發現或許這是對我最好的描寫。

用心回想一下,自從初中購入自己的電腦後,差不多沒有再參與什麼社交活動,籃球足球全然不踫,放學後就躲在房間,陪伴著我的只有線上遊戲的角色,以及幾個同班的「戰友」,以後空餘的時間都是「躲在房間又一天」的生活。或許因為一台電腦足以令我自得其樂,慢慢養成只有朋友找我,沒有我主動聯絡朋友的習慣,電腦內有萬千世界,偶而外出逛逛只是萬千世界上的小小點綴,屬於雞肋般的存在,可有可無。

ICQMSN,以至現在的facebook,從來沒必要不會上線,亦失去了動機去聯絡朋友,遠古時代的ICQ要顯示隱形,MSN要顯示離線,facebook亦然,小時候的習慣養成長大後的極被動性格,只是中學,大學,身邊總有不同的圈子,每天每日都會遇見,或是因工事而聚頭,或是因課堂鄰坐,自修室的朋友,莊員,宿友,Group mateinternship fellows云云。問題來了,當這些因外在因素而緊扣著我的圈子緊然鬆開,我還能聯繫多少個朋友呢?

在澳洲目前為止的三個月,過往一切的生活圈子早已相去甚遠,我是隻身而來的,圈子需要自己發掘,但我完完全全地失敗了,前幾天一直在放假,在我最孤單的時候,我不知道應聯絡誰,徬徨的感覺令我窒息。

Sharehouse的朋友一個一個離去,沒為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想起來他們都是exchange-in的學生,時間多的是,當晚上大家都在房間休息時,何不拍拍門,聊天寒喧幾句聯繫一下感情呢?留下的只有幾張farewell dinner的照片,我的被動性格使我浪費了在sharehouse應該得到的東西。

沒錯,我的性格其實很毒,用了幾年終於prove到「相處得耐發覺其實你好毒男,哈哈」,太被動的話,只會繼續再浪費各種際遇。